一台好的鋼琴,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就是音色了,什麼是好的音色?
從技術及演奏者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
文章目錄
《高音域明亮》
明亮的音色拿捏很重要,有時亮過頭了反而讓人感受到刺耳,明亮的音色通常也會比較單薄,能夠達到明亮兼具彈性的高音域,是非常高端的音色,會讓人聽覺上有甜甜的感覺,一些高端的鋼琴高音域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共通點。反之,高音域的亮度不夠,音量也會收到影響,如果主旋律都落在次高音、高音,彈起來會有一種消沈感,少了一些活力或者力不從心感。
《中音域溫和》
溫和並且有一定的飽和度及彈性,彈性的感覺很抽象,不是馬上能夠聽得出來,一些高端鋼琴,這種彈性跟飽和度,會讓人有一種溫暖的感受,是非常有質感的音色。中音域飽滿的拿捏也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太過飽滿,音色會變得太厚重,讓人覺聲音彈不出來,有時候新琴,也會讓人有這樣的感覺,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彈奏,會讓人覺得音色彈開了,這個時候的音色及彈性感會令人感受到音色有生命力了。
《低音域厚實》
完美比例的彈性及飽滿度可以讓低音域深沉並且充滿能量,這是非常高端的音色,在一些柔美的曲子或者需要power 的時候會有很好的表現。低音厚度的拿捏也是很重要,厚過頭了有時會讓人有一種太過沈重的感覺,音色的質感就變調了。反之,低音的厚度如果不夠,再需要power的時候表現就會力不從心了。
對音色的品味,也會隨著聽過不同等級的鋼琴而產生變化,每個鋼琴品牌音色風格都不同,如何去判斷音色,在這邊教一些方法,挑選一個安靜的試琴空間,坐下來彈(靜下心來彈)一些比較有音樂性的曲子,比較容易去感受音色(高、中、低音)帶來的回饋。空間的影響非常大,這裡強調千萬不能找空間太大的環境試琴,因為音色會全部散出去,沒有辦法判斷真實的音色,一些反射音的疊加會判斷不出來,音色的細節也會聽不到,很容易造成誤判。靜下心來彈,彈的時間拉長一些,聽的愈細膩,聽的出愈多細節,遇到好的鋼琴才能聽出音色的質感,不好的琴,也才能聽出瑕疵在哪裡,訓練自己的聽覺,聽多了,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音色。